關稅風暴之下,廣交會成績亮眼!新興市場買家“瘋狂上頭”?
發布日期:2025-04-22 18:03:28
來源
: 深圳市華富康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
作者
:康少
瀏覽量
:174
康少
深圳市華富康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
發布日期:2025-04-22 18:03:28
174
處于關稅戰的特殊節點下,備受關注的第137屆廣交會一期展覽于4月19日落下帷幕,并交出亮眼成績單!據廣交會承辦方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消息,截至4月19日,已有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的148585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,較去年同期增長20.2%。展會期間,多家企業依托廣交會平臺實現訂單規模快速增長,部分領域現場簽約量同比提升超三成。本屆展會第一期以“先進制造”為主題,廣交會首次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、集成房屋專區,并聚焦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新興產業,吸引了超1.1萬家企業參展。廣交會號稱“中國第一展”,素有“外貿晴雨表”之稱。時值關稅風波,本屆廣交會相比以往,境外采購商數量不減反增,創下歷史新高。相較于往屆,本屆廣交會客流量明顯增加,且頗為多元化。境外采購商主要來自中東非、俄羅斯等地區,其中阿根廷、巴西等南美洲國家客商明顯增加。廣交會一期展前數據顯示,近17萬名預注冊的境外采購商中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占72%,金磚國家占27.4%,經合組織成員國占15.4%,RCEP成員國占11.7%,中東國家占14.3%,歐美國家占10.5%。
美國加征關稅的陰影都籠罩著全球外貿業。本屆廣交會上,討論最多的熱門話題當屬如何應對關稅沖擊。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,今年出現了很多不會講英語的本土零售商,其中以阿根廷、巴西等南美洲地區的境外采購商居多。在關稅成本增加下,外貿生意利潤變薄,原本以批發商為中間渠道的外貿模式將遭遇挑戰,更多本土零售商跳過批發商,前往廣交會找到源頭的中國工廠采購。關稅壓力倒逼國內外貿企業尋求海外建廠的可能性,東南亞、墨西哥等地成為首選。不僅如此,外貿轉內銷,內外并舉也是應對關稅壓力的一條路子。本屆廣交會的特別之處在于,不少展位隨處可見張貼著“可內銷”的標識。這是在關稅風暴中,外貿企業內外銷并舉的自救。從性價比到供應鏈優勢,再到運用了AI、具身智能技術的中國“智造”,廣交會體現了中國制造業的韌性所在。